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内容页

资讯:中国父母的空心病,正在传给孩子丨专访梁鸿

2025-11-06 21:06:31 来源:新周刊

“这一代父母,认知是建构在一个吃饱穿暖、有好工作的基础之上。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更多孩子可能是在想:我怎么活着才有意义?如果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天天刷题,他可能觉得毫无意义,所以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就崩溃了。”

作者 | 花瓢白

编辑 | 朱人奉

题图 | 《年少日记》

在当下社会,似乎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悖论:一方面,父母们前所未有地追求亲子之间的“尊重”和“平等”,科学育儿的理念成为主流,大家都在努力摒弃祖辈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但在另一方面,由亲子冲突酿成的悲剧却频频上演,不断刺痛我们的神经。

当我们的社会在高速发展,父母的认知看似在不断升级时,为何我们悉心呵护的孩子,其心理与情感世界却变得愈发脆弱?在“爱”与“教育”之间,究竟哪里出现了致命的错位?

作为一个母亲,作家梁鸿也观察到,“生病”的孩子越来越多了。那不是来自身体的疼痛,而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创伤。于是在过去三年,她将目光投向了许多因为情绪问题而失学、休学在家的孩子,以及在退学和抑郁边缘挣扎的孩子,写成了《要有光》一书。

《要有光》

作者:梁鸿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25-9

也许每一个饱经家庭伤痛的东亚孩子,都能从中看到熟悉的、习焉不察的语言或行为暴力。尤其是那些在崩溃边缘的争吵,模式是那么熟悉,利刃般的恶言一遍遍循环,却没有人知道从哪里能够一刀切断。

梁鸿最初关注到这个议题,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在慢慢长大,她也在同步经历着育儿过程中的迷茫和痛苦。

但当她环视周遭,发现并不只是一两个孩子的问题。根据《2022-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抑郁症患者中在校学生占比高达50%,18 岁以下人群占 30%。第一次面临孩子发病的家长,大多病急乱投医,他们苦恼于孩子的阴晴不定,只能辗转各地求医,或者到处听课和买课,不确定哪个心理咨询师有奇招。

一个巨大的疑问在梁鸿内心萌芽。在她的童年时代,就连上学都很艰难,读书是她唯一的出路。但现在念书的条件如此之好,孩子们怎么就连学都不愿意上了?

念书成为一些孩子的负担。(图/《年少日记》)

这也让她想起当年写“梁庄三部曲”时,遇见过的那些孩子:有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留守在老家,有些孩子跟着妈妈漂泊在异乡。这些孩子都慢慢长大了,他们过得还好吗?

梁鸿想听听孩子们的故事。当她网上发出征集后,雅雅是第一个呼应她的孩子。雅雅曾是众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打小成绩优异,但在升上高中后,因为成绩下滑而变得极度焦虑,情绪低落,不时会大哭大叫,还有伤害自己的行为,最后躲在家中不愿意见任何人。

雅雅的父母对此都束手无策。一开始,雅雅的母亲反应非常情绪化和灾难化,“我大哭,她比我哭得还厉害。我沮丧,她比我更沮丧,她脸上生无可恋的绝望神情让我更加绝望。”——雅雅告诉梁鸿。

父亲的表现则是爆发式的,有一次甚至跪在地上向雅雅磕头,叫喊着:你快点好,我们都受不了了。

看起来,一路走来的雅雅吃了很多苦,很多时候只能自救。但让梁鸿惊叹的是,雅雅一直是非常敞开的状态,愿意亲自剖析自己和家庭的关系。雅雅觉得,如果她的事情能被大家看到,或许会有一点意义,因为能给他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就是人生除了做题,还可以有别的。

一些女孩的童年,充满原生家庭阴影。(图/《女孩》)

雅雅还带梁鸿进入了一个未曾接触过的世界——“阿叔补习班”。这是一个曾在某中部城市十分出名、以“收留差生并承诺学生考上高中和大学”为口号的补习班,阿叔本人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十多年来,阿叔招收了几百名学生,梁鸿也在他的补习班上看到了众多家庭样本。尽管每个病态的家庭是千差万别的,但梁鸿还是能从中看到某种普遍的“致病因子”。

中国家庭,到底缺失的是什么?她要去寻找这些东西。她想知道,是什么困住了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置身于无尽的漩涡之中。

最初,梁鸿给这本书起名为《别吹灭那光》。这来源于雅雅2023年10月11日所写的日记。那一天是她的生日,她给自己的祝福是——“雅雅,你有从头再来的勇气,有不被定义的自由。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但任何人都无法成为你。别吹灭那光。长大快乐。”

梁鸿很喜欢“别吹灭那光”这句话,但她又能深切感受到一个孩子卑微的祈求,觉得太心痛了,干脆改成《要有光》,更敞亮也更坚决。

以下,是新周刊与梁鸿的对话。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病灶

《新周刊》:在书中,你对比了“滨海市”、“京城”、“丹县”三个不同地方的青少年问题,你觉得它们的社会根源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梁鸿 :像“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可能在家长高度控制、高度推动的情况下,孩子们会有情绪问题的爆发;在“滨海”这种中等城市,可能家长会把孩子送到补习班里,大家有一个群体战争,家长和孩子在认知上有巨大的差异,虽然他们会供养孩子,但是在骨子里是有某种冷漠的;而在“丹县”,可能更多是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难以形成,因为很多留守孩子都是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长大,亲密关系是缺失的,他们有内在的创伤。

所以我特意分成三个部分来写,是因为我察觉到虽然他们同样是抑郁焦虑、休学厌学,但他们背后的根源是不一样的。

《新周刊》:家庭往往是青少年抑郁的病灶,也是药方。在青少年陷入抑郁的家庭,通常存在哪些典型的互动模式?

梁鸿 :我觉得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雅雅生病之后,妈妈说“我也病了,我比你病得还严重”。在雅雅的成长过程之中,妈妈一直是个弱者的形象,这也造成了雅雅在生活中诚惶诚恐。

在京城里,吴用的妈妈可能是另外一种,就是不断推动孩子报补习班、参加竞赛班,她以为自己是非常爱孩子的,安排得严丝合缝。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会非常自信,认为我对孩子是1000%的好,但是孩子有没有感受到爱呢?

我觉得每个家庭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那种——比如冷漠、冷嘲热讽,但是如果一定要抽象出一个词,就是对孩子的“不理解”,很少或者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对自己的行为高度认同,很少去反思。

习焉不察的语言暴力。(图/《年少日记》)

《新周刊》:“病耻感”是阻碍很多家庭寻求帮助的重要原因。你对此有哪些观察?抑郁的学生是否遭遇污名化?

梁鸿 :是的,中国社会对“精神病”这三个字有非常大的病耻感。那天在“滨海”市的时候,精神科医生张殊就讲道,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个精神病人,大家都会绕着走,认为这个家是很可怕的。

在我们的文化氛围里,假如孩子因为抑郁焦虑,待在家里不上学,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捂得严严实实,不让别人知道。我觉得这也是病耻感的一个巨大表征,这就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无法对话、父母和社会之间无法对话,甚至不敢去找医生,每个人都把自己压抑到极致。

情绪疾病实际上就像感冒一样,但是因为有的小孩可能有躯体反应,比如说胳膊颤抖、反应迟钝等,在我们的文化氛围里面,我们对此是恐惧的。这导致我们从来不想真正去求医,甚至连朋友都没法说。

反而是一些孩子挺落落大方的,像雅雅、敏敏、吴用,他们在学校里都不会隐藏自己,反而说“我在吃药”。实际上,我觉得下一代是有新的认知的。

《新周刊》:书中是否触及到代际创伤的传递?父母自身在成长中未被疗愈的伤痕,如何无意识地复制到下一代身上?

梁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失。比如说像我自己,我的母亲去世很早,我就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我的爱更多地给到孩子,我觉得一定得让我孩子享受到母爱。但是把加倍的爱给孩子,也许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这也是一种创伤的传递,其实孩子会意识到你的焦虑、你的紧张、你无所不在的眼光。

再比如说像敏敏,她观察到姥姥打姥爷,会意识到好像妈妈也在传递这种暴力。这种性格的问题一定会有传递性,因为亲密关系太近。要打破这种循环的关键,在于每个人要有自我反思,你不能无意识去往下传递。

典型家庭训话。(图/《狗十三》)

《新周刊》:在书中,母亲的发言比父亲要多得多。“父亲”的角色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当代父亲们普遍面临着怎样的失语?

梁鸿 :可能每个父亲也不一样,但对于孩子生病,大部分父亲还是选择一种视而不见的状态。他们可能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真的生病了,有的人可能反应迟钝,因为他并不真的关注孩子的情绪。我原来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好像父亲太少了,但在我的采访对象的叙述里和生活里,父亲确实很少陪伴,确实是有相当一部分父亲是缺席的。

现在社会上也有一种偏见,认为都是母亲在那瞎胡闹,都是母亲的错,是因为母亲唠叨、因为母亲过于控制孩子、因为母亲怎么样……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这后面有个缺席的父亲,如果父亲也在,母子之间是不是就不会被绑得那么紧?所以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父母天生就爱孩子吗?

《新周刊》:中国家长为什么如此习惯自我感动,喜欢报恩教育?

梁鸿 :说实话,如果从一个纯粹的亲子关系来说,报恩是对的。一个人对你好,你也不能没有任何回馈对不对?但是当你用这种思想去要求孩子的时候,就变成了“债务投放”,要求孩子得还债。我们的爱实际上就变味了,变成一个利益来往,它让我们的爱变得有偿、变得有限。

报恩这个词本身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施加到孩子身上,更不能把它作为一个价值观来要求孩子,我觉得这样我们的抚养就变得毫无意义,只不过是投放“一笔钱”,到老了你还给我,这何谈是爱孩子?你的所有的行为只是为了你这笔钱投放得更好而已。

《新周刊》:为什么无论鸡娃还是快乐教育,都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

梁鸿 :如果你的思想一直不改变,不管鸡娃还是快乐教育,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你完全放养孩子也有问题,我们说给孩子减负,并不是不管孩子,让孩子自生自长对吧?我们日常生活中肯定还是要关注孩子,我们要的是一种对话的空间,一个敞开的、明亮的空间,而不是说我不管你了,你自生自灭。

实际上你做好一点,就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在想什么,慢慢就可以改变很多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在等着。

《新周刊》:我对书里的一句话还印象挺深的,张殊医生说“父母这一代才是空心病人”,我觉得很准确。

梁鸿 :是的,那天我们跟张殊医生聊天,她说其实这一代父母,认知是建构在一个吃饱穿暖、有好工作的基础之上,价值满足基于这一点。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更多孩子可能是在想“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怎么活着才有意义”?

如果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天天刷题,他可能觉得毫无意义,所以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就崩溃了。大人什么都走在孩子的面前,补习班安排好、吃喝拉撒安排好,只要你好好学习,根本没有给孩子形成自驱力的可能。

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没有给他提供爱、温暖、快乐,传递的全是焦虑,全是“你一定要成功”。所以我觉得孩子不是空心病,家长才是空心病,而我们把这种空心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去培养一个丰富的心灵。

东亚家庭成功学。(图/《年少日记》)

《新周刊》:书中花臂少年的爷爷也让人印象深刻,相亲、成家甚至被认为是一种解决青少年精神问题的路径,很荒谬。

梁鸿 :对,当时我们在丹县的花臂少年的爷爷家,王振医生他有一个非常大的担忧,就在我们去之前,他的爷爷已经打电话问孩子什么时候能出院,他想给孩子相个亲。

首先,王振医生不觉得这个孩子现在应该出院,因为孩子还处于刚刚恢复的状态。其次,出院之后谁来监控孩子吃药?当时孩子已经是精神分裂的状态,他必须坚持吃药至少两年。按照当时的状态,有可能以后一生都得吃药,如果他不持续吃药,就很容易犯病。

但是我们在跟爷爷聊天的过程中,发现爷爷所有话语都是支离破碎的,他不知道孙子怎么生病的,因为他一直在外面打工,孩子的父亲也在外面打工,奶奶在孩子13岁时就去世了,所以这个孩子非常孤独,相当于一个人在社会上游荡,谁也不知道孩子在生活中经历了什么,之后就生病了。

在这种情况下,爷爷一心觉得,我得给孩子成个家。因为当医生问,你能不能坚持监护孩子吃药的时候,爷爷就说我还要出门。在这样一种意识里,孩子成家就好像解决了问题,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观念,因为这支队伍会有一个女性。

你能感觉到他观念的固化,他是把孙子作为一个问题来解决,他结婚了,他自己成一家人了,我们都可以不管了,对吧?所以你听起来觉得非常匪夷所思,但是对他来说,又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思路。

《新周刊》:写完这本书之后,你觉得父母一定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吗?

梁鸿 :我们经常会不假思索地说“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其实谨慎反思一下,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是不是太轻易地把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抹杀掉了?

比如说敏敏的妈妈,当她打敏敏的时候,她是爱敏敏的吗?肯定不是,她是在泄私愤。孩子已经抑郁到不能出门了,家长还要担心她第二天能不能上学,这是爱孩子吗?当我们无视孩子的情绪问题,说他们“矫情”“都是惯的”“到农村干几天活就可以了”,这是爱孩子吗?

所以我们要有所辨析,父母并不是天生都爱孩子的。有很多父母,一旦孩子成为差生或者脱离期待,爱就变得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对这句话一定要非常警醒和反思,我们不要认为我们的爱是完全无私的、是完全奉献自己。每个人的人性都是有限的,我们要认识到有限之后,再慢慢往前走。我觉得小孩实际上会更早意识到,而我们还处在自恋之中。

玩一分钟,

父母就觉得这孩子堕落了

《新周刊》: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独特压力源,与上一代相比有何本质不同?

梁鸿 :我觉得这一代实际上压力更大了,优绩主义变得更加鲜明,竞争变得更加紧迫。我们那一代,因为可能很多孩子已经失学了,能考上个中专、大专或本科都非常开心,但这一代孩子,所有的家长都是你要考个好大学。AI也会带来一种新的焦虑,因为中国的教育是以反复刷题、提高准确率作为基本形式,现在AI一出来,这一切还有意义吗?我们的教育方式,如果再不改变可能真的不行了。

《新周刊》:在学校层面,你认为我们可以建立哪些更日常、更易触及的支持系统,为不同的孩子兜底?针对青少年的心理支持资源存在哪些缺口?

梁鸿 :其实国家已经有一个政策,大致1000个学生要配有1个心理咨询师,很多学校也是按照这个政策在布置。但是要知道,专业的心理医生根本不够,连医院里的医生都不够,何谈学校?这是一个真实的巨大缺口。

另外很多学校没有心理老师的编制,所以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班主任兼任,比如某个班主任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然后回去当兼职的心理咨询师,但那意味着他还要上课,是吧?小孩有心理问题去找老师,但心理咨询室关着门,老师还在上课,这其实是很难的。

这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政策有了,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那么这个政策可能也很难去执行,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

心理医生和老师都存在巨大缺口。(图/《年少日记》)

《新周刊》:今天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的童年主要有哪些不同?更多的功课和屏幕、更少的大自然和玩伴,会如何影响他们?

梁鸿 :我这两天才慢慢理顺一个思路,我们经常说,现在的孩子各种设备很多,比如手机、电视、平板,各种信息量也非常大。但是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给他们报补习班,到了学校,从早到晚也是在学习状态,没有时间让孩子交朋友,到大自然当中玩。一年可能就一次春游,有的还被取消了,对吧?他们对大自然没有任何的情感,地理知识都是用来背、用来考试的,不会激发他们对现实大自然的爱。

在这种情况下,小孩子只能待在家里、只能打游戏,他们没有玩伴。在书的第二章,三个家长是好朋友,但突然意识到她们的三个孩子没有成为朋友,因为孩子们根本没时间见面,只能是孤独的个体。所以并非孩子有网瘾,而是我们给他们的生活空间就那么小、那么窄。

《新周刊》:在你看来,什么样的童年才是快乐、丰沛和有益的?

梁鸿 :首先,我觉得有父母充分陪伴的童年是快乐的,然后父母不能是功利的。我们不能只让孩子背英语,也要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去观察一片山、种一片地、晒晒太阳发发呆,我觉得这样的童年会是健康的,也是丰沛的。

但这样并非就是让孩子躺平。我们的思维很容易滑向二元对立,快乐和躺平是两个概念,快乐和完全不管也是两个概念,快乐和学习不好也是两个概念。

为什么家长把孩子逼得连个时间缝儿都没有,因为我们让孩子玩一分钟,就觉得这孩子堕落了。就是因为我们这种非常功利化、工具化的思维,才使得孩子生病。

我们一旦把孩子置于二元对立中,就很难好好地陪伴孩子,你会不断焦虑,他这个小时本来应该背10个单词,怎么在玩手机?他今天本来要上舞蹈课,怎么到山里玩去了?那不行,下次不敢玩了,差了今天这一趟,我们就落后于别人了。

无法松懈也无法享受休闲的孩子。(图/《年少日记》)

《新周刊》:书名为《要有光》,那我们在追寻的光到底是什么?

梁鸿 :我觉得是每个人各得其所,然后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相对精神稳定地生活和学习。能考上北大清华当然非常棒,但如果你的孩子刚好没有那么爱学习,那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孩子去做这件事?也许他在另外一条路上走得很好,我们要用相对放松的状态跟孩子交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然后我们共同往前走,这样才会有所谓的追寻的光。

比如说我就是一个超市的收银员,我就一定过得不如人,就一定是失败的吗?我在认真生活、认真收银、我认真对待我的顾客,难道就没有尊严吗?把这些东西都打破了之后,我当一个收银员同样是非常开心,同时也非常受尊重,这样可能所谓的光自然都在了。

校对:严严;排版:花瓢白

标签: 要有光 梁鸿 专访 问题 父母 孩子 家庭

潮流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资讯:中国父母的空心病,正在传给孩子丨专访梁鸿 壹玖壹玖:对全国加盟门店进行系统性规范整顿,7月起已优化200家 每日报道:丽丰控股(01125.HK):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月份的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内容摘要 百宏实业(02299.HK)11月6日回购2万股 每日热闻!杉杉股份:公司核心主业负极和偏光片业务整体保持稳健经营 92岁母亲与70岁女儿同日手术共迎清晰视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周昱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营运中心副总经理 即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39项国家计量比对结果 热讯:宝马集团:美国关税致公司盈利承压 新疆青海等地仍有较强降雪 北方多地将迎气温跳水_看热讯 谷歌据悉将于下周宣布德国投资计划,涉及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视讯 生意社:11月6日浙江弘博DOP企业报价趋稳 PriceSeek提醒:印度MOIL锰矿产量增9% 勘探推进 如何通过保险实现个人的财富积累? 大行评级丨里昂:预期腾讯第三季业绩表现稳健 维持“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_关注 人形机器人概念异动拉升 万向钱潮涨停 “丽春”改名,要什么“精神证明”?| 新京报快评|今头条 【速看料】中信证券:2026年房地产企业可能进入资产负债表修复的关键一年 如何通过储蓄与理财实现财富稳步增长? 汽车PCB企业相关题材公司都在这里了!(11月5日)_当前热门 爱玛科技:融资净偿还140.13万元,融资余额3.75亿元(11-05)|每日短讯 Krafton官宣《幻兽帕鲁》手游2025Q4开启测试;腾讯代理发行游戏《终极角逐》定于11月18日公测丨游戏早参 焦点热文 PriceSeek重点提醒:涤纱价格下跌受成本拖累 每日视讯 每日速递:ST沈化: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化东大(淄博)有限公司未直接参与机器人的生产 因服务合同纠纷,金碧物业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起诉广田集团 风电概念股名单【建议收藏】(2025/11/5)_每日讯息 热推荐:安凯客车: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1%股份 [快讯]迪普科技:关于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减持计划实施完成-前沿资讯 主力复盘:15.04亿爆拉阳光电源 12.30亿出逃赛力斯 前沿资讯 焦点要闻:上海建科(603153):上海建科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 微动态丨如何通过资产再平衡优化投资组合? 解锁全年“草莓自由” 探访中国西南最大智慧立体草莓工厂 今日82只个股涨停 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 当前焦点!经济过热期基金配置策略有哪些? 立讯精密新设智能装备公司 含工业机器人制造业务|焦点简讯 国粹润校园 非遗绽芳华 吉林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持续进行-每日精选 备战2026“苏超”!宿迁公开征集足球队“视觉与听觉”标识 生意社:11月5日华东PMMA价格持稳运行 热点评 天天快报!宁波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11月5日至6日每日10时至16时,宁波象山沿海开展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即时:PriceSeek提醒:11月5日丁二烯企业价格上调 基金“投资目标”影响策略? 新动态 焦点!瑞晨环保:11月4日获融资买入110.95万元 焦点速递!生意社:11月5日山东地区硝酸铵价格暂稳 基金投资‘不看短期收益’对吗?_今热点 11月5日生意社不锈钢卷基准价为12825.00元/吨 盘点!2025年南方小土豆上市龙头公司,名单合集!(11月4日)-焦点要闻 快资讯:大叶股份:连续3日融资净偿还累计1567.99万元(11-04) 观速讯丨【ETF动向】11月4日招商中证全指软件ETF基金跌1.85%,份额增加700万份 氯碱化工:融资净买入548.9万元,融资余额1.43亿元(11-04)|短讯 加拿大欢迎中国恢复赴加团队旅游_观察 富临精工:公司与宁德时代拟对江西升华增资扩股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肖艳:让非遗艺术在课堂“活”起来-精彩看点 每日快播:全信股份:目前已应用的水密连接器等产品系民品工程机械国产化配套产品 方大新材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932.03万元 同比减少1.67% 视讯!全运会丨一图看懂十五运!这届全运会大湾区元素细节满满 似“鸳鸯火锅” 一起看济南蝎子山“半山翠绿半山红” 英国乐队长春演绎卡朋特经典作品《昨日重现》 焦点消息 镇超赛场外突发险情!退役军人刘威果断出手救助抽搐倒地小伙 天佑德酒(002646):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 当前看点 江西铜业股份(00358.HK)现跌超4% 生益电子盘中涨超8% 前三季度净利润增近5倍|热消息 兰石重装盘中人气飙升,热度榜排名第7名 快讯 11月3日动力煤CCI指数环比上涨 当前焦点 当前热讯:成长型基金适合长期持有吗? 热点!11月4日生意社锰硅基准价为5584.00元/吨 恒发光学(01134.HK)11月4日起短暂停牌 粤港澳大湾区首趟大型变压器专列成功发运 焦点速读:襄阳涧南园竟是孟浩然家族祖宅,市民凉亭煮茶抬头可见诗里“荷风竹影” 数科集团(02350.HK):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内容摘要 【报资讯】[快讯]交大思诺: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 高盛上调蔚来目标价至55港元 焦点滚动 PriceSeek提醒:玖龙纸业上调牛卡瓦楞纸价格 快资讯:杨超获批担任交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副行长 丽珠医药(01513.HK)11月3日耗资人民币600万元回购16.4万股A股 晶瑞电材入股AI驱动材料研发商新研智材 每日聚焦:桂香漫社区,手工制膏锁秋韵 当前热点恒邦股份等成立新公司 含金属矿石业务 印度央行增持美元空头头寸以遏制卢比贬值 今头条 重大疾病保险的适用范围有哪些限制?|前沿资讯 进化完整体!突破上限的阿隆·戈登_每日速递 焦点讯息:PriceSeek重点提醒:茂名石化顺丁橡胶装置检修计划 助力破解大货车、网约车投保难问题 每日聚焦:320GWh!1-9月储能中标排行榜!中车株洲所、比亚迪、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易事特、远景、瑞浦兰钧、科陆电子、天合等名列前茅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 静候神二十航天员天外归来|当前信息 激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能 秋叶漫舞映京城-每日快讯 当前热点贝壳-W(02423.HK)10月31日耗资800万美元回购141.37万股 万亿美元薪酬能否落地?马斯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_今日热门 法国77岁男子掉落约40米深山谷,靠喝红酒撑过3天 实时 宇宙级全家福,中国有7张了!-今日观点 动态焦点:从从容容!泗洪队客场4:0大胜 吉利汽车(00175.HK):10月汽车总销量为30.71万部,同比增长约35% 申万宏源将于12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0.38366港元 焦点报道:和讯投顾江涛:从 “追涨停” 到 “选价值”? 我国西部地区装机最大的抽蓄电站开工建设 微动态丨300353,宣布重大资产重组!明天复牌! 新势力10月交付再创新高: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今日热闻!中上协:前三季度贵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增长22.36%,净利润增长55.96% 热文:“医护优先通道”为旅途急救打开方便之门 10分钟办结新车上牌 安徽首位车主体验“一件事”服务

时尚

  1. 花西子携手非遗传承人共创宋锦妆品,推动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花西子携手非遗传承人共创宋锦妆品,推动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2. 青铜不语:八百年兴衰的纹路与温度

    青铜不语:八百年兴衰的纹路与温度

  3. 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再返中国市场 胜算大吗?

    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再返中国市场 胜算大吗?

  4. 上海:“FENDI”“WE11DONE”等3批次进口服装不合格

    上海:“FENDI”“WE11DONE”等3批次进口服装不合格

  5. 护航美妆产业斩断造假链条

    护航美妆产业斩断造假链条

  6. 23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玖美堂”洗发水、“康威龙”消毒液、“帮洁”清洁剂等

    23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玖美堂”洗发水、“康威龙”消毒液、“帮洁”清洁剂等

  7. 收购锐步?安踏: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收购锐步?安踏: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8. 威富集团继续亏损,北面还能独撑多久?

    威富集团继续亏损,北面还能独撑多久?

  9. 合作初普美容仪,“械+妆”会是贝泰妮的增长密码吗?

    合作初普美容仪,“械+妆”会是贝泰妮的增长密码吗?

  10. 制鞋工厂的电商转型路

    制鞋工厂的电商转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