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内容页

怕辣的人“有救”了!科学家在辣椒中找到了“防辣物质”......

2025-05-28 17:12:11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怕辣,是正常的。辣椒素本来就是辣椒用来防御哺乳动物的化学武器,针对的是哺乳动物体内一个叫TRPV1 受体的蛋白质。

总之,哺乳动物吃下去就会感觉又烫又痛,然后惨叫着逃走。这样辣椒的种子就不会被哺乳动物的牙齿嚼碎,可以安然地被没有“TRPV1 受体”的鸟类整个吞下,又通过鸟类的消化道散播到远方。而哺乳动物下次再看到那个火红色的小果子时,就会倒抽口冷气,然后迅速撤退……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这样没错。

可谁能想到有些人类竟然爱上了吃辣呢?吃辣引起的疼痛,被这群人用来在脑内释放内啡肽,越痛越快乐,越辣越上瘾,一天不吃辣,都感觉浑身不对劲。辣椒也只能长叹一声——你们人类的变态,实在是超出了我们植物的想象。

当然,还是有些人类遵循了正常的演化途径,对辣椒的辣保持着一种敬畏,问就是,“不不不,我不能吃辣”。

不过,怕辣人士的好消息已经传来——科研者发现了反辣味物质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怕辣的人只要随身带一瓶反辣味调料,就可以面不改色地吃红锅了

在辣椒里发现的“反辣味物质”

发现“反辣味物质”的,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食品研究者们。最特别的是,他们一共发现了 3 种“反辣味物质”,全是从不同品种的辣椒里发现的!

食品研究者们一共找来了10个不同品种的辣椒,苏格兰圆帽辣椒、达蒂尔辣椒、法塔利辣椒、柠檬滴辣椒、水晶阿希辣椒、维里维里辣椒、非洲鸟眼辣椒、塞拉诺辣椒、 阿波尔辣椒……这些辣椒的辣度各有不同。

要衡量辣椒有多辣,通常会用所谓的“史高维尔辣度单位”(SHU),这个方法主要是看辣椒里两种主要的辣味化学物质(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有多少。比如说,甜椒的“史高维尔辣度单位”就不超过5,而朝天椒的“史高维尔辣度单位”大概在3万~4.8万,民用的辣椒喷雾“史高维尔辣度单位”可以到200万。

按理来说,导致辣味的主要就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所以这两种辣味化学物质浓度一样的时候,就应该尝起来差不多辣,对吧?实际品尝的结果,却让人意外。

研究者们培训了一批“辣度品尝师”,让这群人一边尝辣椒(所有辣椒都先磨成辣椒粉,然后混在番茄汁里,调整到差不多的总辣椒素浓度),一边实时记录自己感受到的辣度强度变化。

结果是,即使辣椒素含量一样(都是50毫克/升的辣味物质,相当于800个史高维尔辣度单位),不同辣椒的尝起来的“辣感”却不一样,有的辣得快,有的辣得慢,有的感觉是刺痛,有的感觉是灼热,而且辣的强度也有所不同——这说明,除了辣椒素,辣椒里肯定还有别的复杂因素在起作用,让人主观上感受到的辣度发生了变化。

研究者们怀疑,辣椒里存在一些天然的“风味调节剂”,这类化学物质本身没什么味道,但它们能改变我们对其他味道或感觉的感知。因为它们自己没味道,用传统的寻找有味道的化学物质的方法很难找到它们。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这些“反辣味调节剂”呢?

研究者们把这些辣椒里的化学成分用溶剂提取出来,然后用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仪器方法,提取、净化、分离并鉴定出各种化学成分。

现在研究者们有了两份数据:一份是品尝师记录的“辣度报告”,另一份是不同品种的辣椒们的“化学成分清单”。

研究者再把这两份数据放到一起,用一种叫做“偏最小二乘法”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去找出化学成分清单里,哪些分子的数量变化和辣度报告里的“最高辣度”变化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当这些分子数量多的时候,辣度反而低。这些分子很可能就是研究者们要找的辣度降温剂

一半舌头“标准辣”,

一半舌头“加料辣”

分析数据之后,研究者一共找到了5个“嫌疑分子”。

这些分子真能“降辣”吗?可怜的“辣度品尝师”们,又被拉出来干活了。

这次研究者用了“半舌头测试”的方法,就是同时在测试员舌头的左右两边放上样品进行比较。研究者们准备了两种样品:一种是只有辣椒素的标准辣样品),另一种是在标准辣样品里加入了他们怀疑能减辣的几种化学物质,也就是加料辣

他们把这两种液体样品滴在滤纸片上,然后用镊子把两张纸片同时放在测试员舌头的前半部分的左右两侧。为了公平,有时候“标准辣”放左边,“加料辣”放右边,有时候反过来。

测试员需要静静地感受30秒,然后告诉研究人员哪一边感觉更辣。之后,他们还要用一个0到15的量表,给舌头两边的辣度分别打分。

用“半舌头测试”的好处是,测试员可以同时比较两个样品,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个接一个地尝样品而导致嘴巴对辣味变得麻木不敏感,或者前一个样品的味道影响后一个样品。同时比较也更容易看出差别,不容易记错。他们还注意了平衡左右侧的样品位置,虽然一般来说舌头两边对味道的敏感度是差不多的。

测试结果发现,在测试的5种化学物质中,有三种化合物2号、3号和5号确实能让“标准辣”样品感觉没那么辣了。研究者还测试了几种分子组合起来的效果,不过并没有比单个分子效果更好。

在这个半舌头测试中通过考验的,一共有三个分子,辣度品尝师公认它们可以明显降低辣度:

· 2号分子辣椒苷I (Capsianoside I ): 让辣度降低了0.7分。

· 3号分子玫瑰苷 (Roseoside ):让辣度降低了1.2分。

· 5号分子姜糖脂A (Gingerglycolipid A) :让辣度降低了1.0点 。

这三个能“降辣”的分子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味道。它们不是通过增加甜味或别的味道来掩盖辣味,而是直接影响了你对辣度的感知,也就是说,它们是真正的辣度调节剂

为什么能解辣呢?

研究者猜测,这三个分子可能是通过和舌头上的 TRPV1“辣味感受器”互动来起作用的。也许它们会与感受器结合,或者改变感受器的形状,让“辣味感受器”变得“麻木”,没那么敏感。

这三个分子没什么特殊的味道,所以如果菜太辣了而你又想吃,加一些这些分子,就可以在不改变原有风味(比如辣椒的香气)的情况下,降低食物的辣度,让更多人能享受辣味美食。

另外,辣味感受器 TRPV1 也参与疼痛信号的传递,所以能让辣味感受器变得麻木的这几个分子,可能也会是潜在的止痛药。当然,这就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证明了。

既然现在还买不到“反辣味调料”,我们还能靠什么解辣呢?

平时说到解辣,你可能会立刻想到狂喝冰水。的确,由于辣椒素会激活辣味感受器 TRPV1,而这个感受器也会传达“热、烫”的感觉,所以喝冰水起到一个冰镇的效果,让你感受上似乎没那么“热辣滚烫”。

不过,其实更好的解辣方法,是喝冰全脂牛奶或者冰全脂酸奶,这是因为辣椒素本身偏向脂溶性,富含天然脂类的牛奶和酸奶,能在提供凉感的同时,还把辣椒素包起来带走。

总之,希望“反辣味调料”赶紧上市,在那之前,就“吨吨吨”地灌冰牛奶吧。

标签:

潮流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怕辣的人“有救”了!科学家在辣椒中找到了“防辣物质”...... 又到了吃虫,哦不,吃杨梅的季节了 夏天要更重视这个“冰箱杀手” 口腔现烟斑是癌变信号吗 端午吃粽子还有食疗功效!听中医解析如何吃更养生 睡前多吃点碳水就能快速入睡?想睡得好这样吃 解码肩关节疼痛:肩袖破裂还是肩周炎? 与爱宠相伴 警惕潜在健康风险 男子点外卖导致患病,需终身服药!这样点外卖更健康 夏季护肤做好防晒是关键 专家教你如何选择防晒霜 一种被低估的“情绪解药”,还能让大脑更强大,竟然是 Ta! 山西省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连体樱桃是打激素造成的?丨中新真探 探访 VLOG|完美·时光葆新品发布会有哪些看点? 科学营养助力国民健康,518全民营养节倡议“每天一杯优质蛋白” 新华网联合汤臣倍健发布2025年国民蛋白质摄入现状调查报告 CWSA威士忌指南·威士忌星级年鉴活动亮相北京威士忌节 悦鲜活鲜牛奶登陆香港市场 正式启动国际化战略 双汇携旗下明星产品参展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联合多单位开展“青学青思”联学联建活动 2025全民营养周观察 |“每日健康+”驱动新消费,现制茶饮迎来健康升级转型风口 当“时尚精品”邂逅“时令农品” 百款“北京优农”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SKP 《2025年国民蛋白质摄入现状调查报告》发布,每天一杯优质蛋白,你吃对了吗? 2025全民营养周︱社群助力体重管理 健康生活更轻松 菲仕兰携手合作伙伴成立保护地球免疫力联盟 土豆里的“大食物观” 护航“无土耕种” 服务现代农业 隔夜菜的坑太多?上班族带饭避雷全攻略 2025养生酒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收官 从“出口标准”到全球品牌:春雪食品如何让中国鸡肉端上世界餐桌? 深耕营养健康领域 佳沛高营养素密度奇异果为健康中国注入科学动能 注意即食沙拉、鲜切果盘保质期 今年夏粮收购开秤在即 以茶为媒 共话未来:从国际茶日看中国茶的全球之路 苏州稻香村推进“国潮+健康”产品进化 从深山到共富的“水脉密码”:解码农夫山泉落户桑植的生态共富经 君乐宝与西诺迪斯达成战略合作 推出中国本土稀奶油标杆之作蔻曼纯净稀奶油 贵州酸汤从独特风味发展成特色产业 这口酸汤有故事 0糖食物有助减重吗? 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在京召开 激扬文明的力量——“文博热”一线观察 恭王府博物馆藏明清家具与现代陶艺展贯通古今时空 青春舞动非遗梦——重庆铜梁龙舞创新发展见闻 一座石窟的千年文明对话 系列新书在沪首发 展现六位复旦大学校长家国情怀与智慧光芒 第六届“东方文明·高峰对话”在长沙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 中国新闻网 “澄怀——刘怀山中国画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 湖北发现一类化石:为揭示生物大灭绝提供关键证据 当拙政园邂逅莫奈花园 苏州最大规模园林主题特展即将亮相 辽宁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暨文化周启动仪式举办 青海启动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首届村歌大赛 宋韵匠心跨越千年 杭州德寿宫展出南宋官式建筑 纪录片《福宁号》首映 用镜头重绘海上丝绸之路 平视视角构建类型破局 《人生若如初见》口碑走高 去恭王府博物馆看孔府“诗礼传家”的精雅生活 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六月开启光影新程 当传统剪纸艺术遇见中医药文化 “花样经”剪出健康之美 揭秘“看·见殷商”大展:亚丑钺同框 鸮尊长啥样? 毕淑敏:假若一生随波逐流,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小满时节,“忌坐木凳”有道理吗? 大阳古镇的一根钢针:缝补的是岁月,连接的是古今 铁水滚烫、匠心更炽 司徒小镇下起了“黄金雨” 纪录片《我的城市邻居》开播 感受窗台下的自然生态 “彩票内部群”你相信吗?一起来看官方现身说法 湖北体彩获评全国“大满贯” “青春梦想家”微光行动走进广西 阳光驿站:彩票公益金点亮乡村儿童的成长之光 买彩票=投资?中奖号码可预测?小心被骗! 【安全警示录】“彩票专家”主动加好友,是馅饼还是陷阱? 抓住黄金4分钟,小伙的急救有多关键?这些救命技能要学会 专家:科学育儿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夏季行车隐患多,安全驾驶有诀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食养药膳纳入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之中 中新健康|专家: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效显著疗法 胃不好要多喝小米粥养胃吗?丨中新真探 别让过度防晒“偷走”你的骨头!防晒和健康之间这样平衡 中新健康|宣武医院成立脑心病学中心 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 中国团队历时15年研发材料获准上市 中国红基会:“AD365特应性皮炎疾病教育项目”启动 生吃蔬菜更有营养……是真是假? 晨起后有这些习惯能更健康长寿 当代年轻人被“盲盒调酒挑战”硬控,这些饮料要千万小心! 养生面包走红,新中式烘焙香在哪里? 中新健康|中国药企加快拥抱全球市场 甲减孕妇拒吃海产品和碘盐 小心影响胎儿智力 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 济南发布13条“体重管理”举措 关口前移防治慢性病 从年轻人“囤健康”看消费潜力 长三角AI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江苏无锡成立 运动满30分钟才燃脂系谣言丨中新真探 保健品套跨境马甲宣称“百年洋品牌”?平台下架涉事商品 “忌食辛辣”只是不吃辣椒吗?生病时如何忌口?这份健康指南请收好 各地积极支持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资委:科学谋划国资央企“十五五”规划 四部门发布《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从汽车产销、外贸大盘看中国经济前景 全国政协召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协商会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时尚

  1. 当国际品牌遇到中国艺术……

    当国际品牌遇到中国艺术……

  2. “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3. 销量比去年同期暴涨60%!运动消费市场热度攀升

    销量比去年同期暴涨60%!运动消费市场热度攀升

  4. 全球化布局加速,UR英国新店于伦敦科文特花园开业

    全球化布局加速,UR英国新店于伦敦科文特花园开业

  5. 斯凯奇“卖身”3G资本

    斯凯奇“卖身”3G资本

  6. 智能环保化宠物用品走俏

    智能环保化宠物用品走俏

  7.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要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要注意什么?

  8. 关税阴影下 美国鞋业巨头斯凯奇接受收购

    关税阴影下 美国鞋业巨头斯凯奇接受收购

  9. 拿下挪威户外品牌运营权,高端户外会是滔搏的解药吗

    拿下挪威户外品牌运营权,高端户外会是滔搏的解药吗

  10. 始祖鸟能否在专业户外鞋履市场激起水花

    始祖鸟能否在专业户外鞋履市场激起水花